組織領導有力,部署安全生產“一張網”。以安全隱患“六大”攻堅行動、“雙清單”隱患排除為抓手,以“打非治違”專項行動為載體,鞏固提升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科學構建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成立了市委書記、市長共同擔任市安委會主任的“雙主任”制,并定期在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市安委會上專題研究安全生產、消防和應急管理工作,印發《凱里市深化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實施方案》,進一步強化應急管理執法隊伍建設,調整黔東南高新區管委會和爐碧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設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明確負責園區安全生產工作;印發《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安委會安全生產“十五條”措施實施方案》,細化明確68條具體措施,全面推動安全生產“一張網”構建。
基層基礎發力,夯實應急管理“基本盤”。推進網格化建設、建實鄉級“一辦一站兩中心”、村級“一站一庫一隊伍”,促進基層應急工作共建共治,夯實應急能力“基本盤”。目前,全市各鎮(街道)、村(社區)已全部完成“一辦一站兩中心”“一站一庫一隊伍”建設,鎮級建立應急救援隊伍20支1090人,政府專職消防隊20支,消防員181人;村級建立應急救援隊伍209支4502人。增設1名市應急局副局長擔任市安委辦專職副主任,具體負責市安委辦日常工作,各鎮(街道)單獨設置應急管理辦公室。推進行業部門及主管部門救援隊伍組建,通過共建共治發動村干、村民積極參與,解決人員問題。規范基層應急服務站建設,補足補齊裝備,投入230萬元為20個鎮(街道)配備應急車輛,該批專項應急車輛現已陸續“上崗”,實現了凱里市鎮(街道)全覆蓋,大大提升了基層應急工作效率。
督導檢查給力,壓實安全生產“責任鏈”。始終堅持高位引領,成立市領導帶隊的20個督導組、1個綜合督導組和2個巡回督導組,深入鎮(街道)和行業監管部門開展安全生產督導檢查。通過推送“督導提示”、強化督導調度,建立問題隱患“雙清單”,強化督導檢查精準提效。堅持“定期有提示、按月促落實”向各督導組發送督導工作提示信息,做到精準提示、精簡推送,提高督導針對性;堅持帶著問題深入鎮(街道)、深入問題隱患現場,查實情、問情況,組織召開研判會、調度會、督辦會,有效提升督導效果;堅持高位推動,責任明確,進一步壓實屬地管理責任、部門監管責任、企業(家庭)主體責任;堅持清單化交辦、動態式跟蹤、閉環式管理,建立問題隱患“雙清單”有效壓實“雙責任”。截至目前,推送“督導工作提示”154次,督辦函6次,市領導帶隊開展督導檢查250余次,建立問題隱患“雙清單”推送問題403項。
舉報機制助力,推動人人都是“監督員”。鼓勵舉報安全生產領域非法違法行為和重大事故隱患,確保及時制止、懲處非法違法行為和排除重大事故隱患,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社會監督。市級財政安排50萬安全生產隱患舉報獎勵基金,鼓勵廣大人民群眾“12345”服務熱線、“12350”安全生產舉報投訴電話提供、舉報各類安全生產違法犯罪線索。通過緊盯關鍵、重拳出擊,充分發動人民群眾對安全生產重大風險、事故隱患和違法行為進行舉報,舉報屬實的對舉報人重獎、對違法企業重處,推動形成“人人重視安全、人人參與監督”的強大聲勢。